欢迎访问中国中医药康养网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康养资讯

直击四川泸定地震救援,最新消息汇总!

时间:2022-09-08  记者:未知  作者:未知  来源:人民网  点击: 487 次

四川泸定地震救援直击


在震中泸定县磨西镇磨子沟村,有部分伤员和群众被滚滚急流困住。面对险情,参与救援的一线特警队员毫不犹豫,用身体和绳索搭起“生命通道”,迅速转移被困群众。
距离磨西镇不远处,巨石挡住了救援挖掘机的去路。关键时刻,240多名甘孜州公安局特警用手搬石头,用铁锹刨土,以血肉之躯救出被困群众。

image.jpeg

9月7日,在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磨西镇附近,四川路桥的工作人员在抢修通往海螺沟景区的道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争分夺秒救援,还有科技的强大助力。

“快看!这里还有人!”7日9时许,通过无人机发回的实时画面,搜救人员在泸定县湾东区域内发现了2名被困群众。无人机组一边通过喊话器让被困群众设置醒目标志,保存体力等待,一边将现场相关信息同步推送给空中救援组。很快,2名被困群众成功获救。

与此同时,天上多颗遥感卫星持续不断对震区次生灾害隐患点进行“扫描”,在无人机、遥感卫星的综合“扫描”下,结合专家研判分析,湾东河堰塞湖风险总体可控。

截至7日8时,参与救援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公安特警、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应急安全生产、医疗救援、交通通信电力等各类救援力量已达10058人、直升机9架。各类救援队伍分区组织搜救,逐村逐户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不放弃一丝希望。

image.jpeg

9月7日,首批从海螺沟搭乘直升机疏散出来的滞留人员抵达泸定县磨西镇。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康定中桥的爱心献血屋排起了长龙,各界群众撸着袖子为伤员踊跃献血。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调派的近200名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和专家争分夺秒,以最快速度开展转运和救治,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收治医院畅通生命绿色通道,确保每名伤员第一时间得到科学救治。目前,各医院已收治伤员246人,卫生防疫等工作也在有效展开。

在抢救生命的同时,受灾群众安置工作也在有序进行。

7日傍晚,磨西镇磨西中学临时安置点透出了明亮的灯光,700多名受灾群众在这里得到安置。磨西镇党委副书记何兴军告诉记者,从6日晚开始,该安置点已可以满足受灾群众一日三餐的用餐需求。

image.jpeg

9月7日,在泸定县磨西镇的地震灾后安置点,志愿者为人们分发米饭。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对受灾群众的心理干预疏导工作同步展开。

“你闭上眼睛,放松下来,深呼吸。”7日,在石棉县新民乡海耳村文化广场临时安置点帐篷内,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医生王冬正对一名7岁小朋友进行一对一心理健康状况评估,经过心理疏导,小朋友明显放松了下来。

在磨西镇磨西广场集中安置点的帐篷内,一群孩子正在“红马甲”哥哥姐姐们的指导下画画。帐篷外,用简易纸板做成的牌子“青青乐园”特别显眼,这是甘孜地震灾区首个建在地震震中的儿童乐园。


“孩子们的声音,在地震灾区就是最动听的声音!”青年志愿者毛建美说。

截至7日17时30分,地震灾区共设置安置点124个,集中安置2万余人。其中,甘孜州设置安置点44个、集中安置1.7万余人,雅安市设置安置点80个、集中安置0.5万余人。

image.jpeg

9月7日,志愿者在泸定县磨西镇为人们分餐。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震后恢复工作开始推进。目前,震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安全排查、应急评估等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展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力指导协调受灾地区开展城乡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安全排查、应急评估等工作,尽最大努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中央组织部近日从代中央管理的党费中向四川省下拨2000万元,用于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财政部紧急下达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1500万元,用于支持四川泸定地震受损公路抢通保通。

来自国务院国资委的消息,有关央企已累计投入抢险人员3000余人、各类抢险装备和车辆1400余台(辆),65家企业捐款11.68亿元,全力支持抗震救灾和尽快恢复灾区生产生活秩序。



推荐文章

推荐企业

更多>>

关于我们 | 团队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8-2025 中国中医药康养网  
  京ICP备202004167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6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