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中医药康养网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艺术长廊

中国当代油画的崛起与创新发展之思考

时间:2023-08-23  记者:未知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艺术报  点击: 7182 次

崛起: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现象


  中国油画发展到当今的水平,对于世界艺坛来说应该是个奇迹,在时代的沧桑巨变中,几代艺术家百年来不懈追求,完成了将作为西方文化载体的油画艺术转化成为中国文化载体的历史性过渡,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今天中国油画家正在努力拓展、创造有民族精神和文化内蕴的时代艺术。
  前几年我们去法国巴黎和意大利的著名美术馆举办了“中华意蕴——中国油画国际巡展”,反响强烈,他们惊奇地发现中国的油画已达到现今的水平,同时也感到中国油画和西方油画是如此的不同。总体来说,中国油画已呈现出与欧洲不同的风貌,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画家和作品。2018年在意大利巡展的时候,维多利亚诺宫博物馆的馆长对我说,你们这个展览中的相当一部分作品与欧洲任何博物馆中的作品比都不逊色。而展览出版的画册,比意大利印得还好,值得收藏。所以我们对油画艺术在中国的未来发展应该具有自信心。

image.png


飞雪(布面油画) 詹建俊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欧洲油画经历六七百年的发展,产生了大量优秀的人才和优秀的作品,他们所创造的艺术成就已把油画艺术推到了几近极致的高度。但我们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从古至今,在与外来文化不断融会中形成了当今的优秀文化传统,当下也期望能在吸收、碰撞、融会中,创造出体现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油画艺术,能够和而不同地展示出人类共同的精神价值。
  中国油画艺术前辈有李叔同、王悦之、关良、陈抱一、关紫兰等先后留学日本,又有李铁夫、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颜文樑、庞薰琹、吴大羽等前辈先后留学欧洲,他们是中国油画的奠基者和开创者。沐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在中国土地上大力推进中西文化融会和创造性自觉的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53年至1961年,全国艺术院校先后选派七批油画、雕塑、美术史、舞台美术等方面的青年教师赴苏联深造。油画方面就有罗工柳、肖锋、全山石、林岗、郭绍刚等12位,他们刻苦研习,归国后在各自院校的教育岗位上悉心推广,对全面提高中国美术学院油画教育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image.jpeg

塔吉克新娘(布面油画) 靳尚谊

 

1955年,国家专程聘请苏联著名油画家马克西莫夫来中央美术学院开办油画训练班,当时我国各地一些有一定创作经验的教师如侯一民、冯法祀、詹建俊、任梦璋、靳尚谊、俞云阶等约20人参加了训练班的学习。马克西莫夫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实践中手把手进行了细致深入的专业指导,从色彩、造型、主题性创作理念等涉及油画领域的各方面着手,带领学员深入研究油画艺术的基本规律,为提升我国油画专业骨干创作水平起到重要作用。正是这几项举措,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产生的一批至今仍能奉为经典的重大主题性创作提供了重要人才保障。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宽松的文化环境下,全国的绘画群体犹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特别是1985年油画艺术研讨会(黄山会议)召开,同年成立了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 1995年成立了中国油画学会,开始有了专门的研究机构,从此时起,中国油画真正进入到兴盛的发展阶段。
  从油画艺术引进中国起,有识之士很快就感悟到:要创造带有中国人自身特色的油画。正因如此,中国油画虽仅百年,但中国油画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了油画民族化的探讨并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油画要体现中国的民族精神,一时成为当时油画艺术探寻的重要话题。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中国油画学会等学术团体组织了众多大型展览及学术研讨会来推行“抱以真诚心态、关注社会现实、发扬民族精神、提倡多样探索”“走中国油画自主发展道路”等宗旨,并举办了多项重要学术活动,从各个侧面对油画艺术体现中国文化传统与当代社会生活的关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逐渐使中国油画进入了成熟期并展现出与欧洲油画不同的面貌,真正走上了健康的发展道路。
  历史证明,要想得到西方艺坛的尊重和重视,就要拥有他们所没有的,能够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这也是一个民族的艺术能够发展的内生动力与自信精神。中国的油画艺术正是这样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是中国文艺界的独特现象。

image.jpeg

铁匠阿米尔(布面油画) 张祖英

  
探索:当今油画语言绘画性中的问题

虽然当今中国油画经百年艰辛努力,已完成了把作为西方文化载体的油画艺术转变成为中国当代文化载体的历史性过渡,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从更高的艺术境界追求来说,尤当中国油画正朝形成中国气派、中国审美精神的独特面貌发展之际,还面临不少值得关注的课题:我们应该认识到,相对于欧洲悠久的发展历史、深厚的文化积累,由于我们引进油画时间短、研究深度不够、文化环境不同,带来某些先天不足,这里我尝试对当今油画艺术发展现状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绘画性探索须着力深层精神世界的挖掘。近几年,一些作品单纯追求宏大幅面,企图以尺寸取得震撼效果,所画作品又大多取自生活表象,特别是在一些主题性创作中,人物众多,物象堆砌,只注重人物排列和细部刻画,不注重人物间多样统一的组合结构和相互关系,特别是多人物作品中看不到人物形象的性格与精神表达,表达不出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心灵意象。

image.jpeg

英勇不屈(布面油画) 全山石


个人艺术风格要去符号化与空壳化。艺术贵有个性,而个性外化为风格,凡成熟的艺术家都有鲜明的艺术风貌,有个人独具的精神特质和审美取向,包括题材的选择和艺术手法,这是非常可贵的。但是一些画家在取得成就和社会认可后,就维持现状,不敢在原有的特色和成绩下越池半步,唯恐在变化之后失去观众认同,这些很有才华的艺术家逐渐远离进取的追求,在内容和形式上蜕变为苍白和贫弱,流失了艺术的创造精神和生命活力,使曾经生动的个人风格僵化为图式,成为空洞的符号和表层的空壳,造成了一些艺术家止步不前的状况。也有的艺术家在原有面貌的基础上刻意追求风格极端化以达到摄人的效果,急于求成,忽视历练。由于失去客观的细节补充、未能处理好主客观的平衡关系而流于概念化的空洞图式,同样背离了艺术的真谛,甚为可惜。

  实际上,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个人的品性、气质、修养的自然流露。在艺术创造的各个阶段,表现对象或题材或有偏好的变化,其艺术水平应是不断深化、不断提升的。在总体艺术氛围进步的同时,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止步不前必然导致艺术的停滞和退步,丧失艺术生命活力。优秀的艺术作品打造的是一种神似与形似的精神平衡与统一,这种平衡是艺术的立足之本,也是主观与客观间的能量转化与守恒,是艺术家水平与高度的体现。
  油画语言要吸收融会为具有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色。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历来不一,第一种观点是:油画是世界性艺术,无须融合。第二种观点是:要自觉追求中西融会。第三种观点是:无须主动追求,中国人画的一定具有中国特色。三种观点各有道理,作为艺术,油画是非常个人化的,按照个人意愿去创作完全正常,同样也符合艺术多元和多样化的要求,只要画出好作品就可以。中西艺术传统融会创造的中国油画应该是优质的才有价值,但当前存在一种简单化的倾向,缺乏对传统文化精神和审美理念的深度研究与感悟。如看重写意手法或黑白单色调手法及材料的转换与运用,一味地大笔挥洒,恣意涂抹,体现的更多是西方艺术的个性宣泄与张扬。精神的实质绝不在挥洒运笔之中,关键在于对意境、精神的理解与追求,因此更要潜心体悟中国文化的理念与精神。
  目前,创作浮于表面的问题严重。不少油画被画成了黑白画,没有了颜色,好像用灰、黑、白就有了中国意味,而丢失了油画重要特征中的色彩语言。还有作品照片化的现象泛滥。近些年,针对这些现象,艺术界下了大力气予以纠正,近来在主题性创作中此类作品确实少了,但类似现象还存在。
  艺术精神与社会现实的统一是产生油画绘画性的重要条件。艺术作品无论是形式上的强烈或是典雅,还是写实、表现、写意或抽象,都展现了艺术家的主观意愿和客观现实之间的关系。进行能量转化与平衡的正确把控,则体现了艺术家的创造能力和水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艺术家本人的精神境界和修养、品位等决定了作品水平的高下和贡献大小。如地处北欧的俄罗斯艺术家在天高云低、缺少日照的环境下,创造出一种典雅优美、含蓄的高贵灰色调,产生了巡回画派等一批艺术家。在地处欧洲南方的地中海沿岸,温暖明艳的阳光下,则诞生了色彩丰富、形式多样的印象派艺术家。正是艺术家的综合素质使得艺术家在对客观环境的体悟和转换中,完美地创造出动人的精神作品。反之,漠视生活感受、只重视风格制造,会产生种种问题,如一些称为风格派的作品,单纯变为单调,强烈等于生硬,完美就是精细,丰富等同于繁复。与个人风格联系起来,显然这种破坏主客观间能量转化、精妙平衡的低水平转换的“伪风格”只重视炒作,破坏了艺术的真谛。这样的作品流传于社会,造成种种问题,也影响了社会公众的审美取向。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当代中国油画是中国百年历史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几代中国油画家辛勤探索的学术成果。无论在语言形式上还是在思想观念上,中国油画都体现出了多元并存和丰富多样的创作格局。写实、表现、意象、抽象等艺术形式的自由呈现,鲜明地展示了中国社会文化思想的深刻变迁。可以看到,中国油画在掌握西方油画基本表现体系、探索油画语言形式、融合民族审美理念、表现中国人精神面貌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当的艺术成就。中国油画正在形成具有中国气派、中国审美精神的独特艺术面貌,体现出独特的具有写意性的绘画特色,自觉地走上一条不同于西方油画发展的探索道路,这是中国油画家对当今世界油画艺术的独特贡献和文化价值。
  回顾百年中国油画的发展历程,展示当代中国油画的学术成果,一方面是把当代中国油画艺术的优秀作品不断地推向社会,让更多的社会公众能够分享油画艺术的创作成果,提高艺术素养;另一方面,促进油画家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更好地推进学术研究,共同为中国油画艺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作出更大的努力和更深的探索。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油画家仍然不缺乏创造的勇气和智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当代中国油画成绩既是对百年历史的回顾,更是迈向未来的新起点、新基石。


推荐文章

推荐企业

更多>>

关于我们 | 团队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8-2023 中国中医药康养网  
  京ICP备202004167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6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