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中医药康养网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康养资讯

豫南大地战旱情 驻村书记一线行

——河南驻马店两位第一书记抗旱保秋纪实

时间:2025-08-07  记者:日月 /宋玉 /周成玉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红色翁党建网  点击: 7859 次

入夏以来,驻马店市部分县区持续高温少雨,秋作物生长面临严峻旱情考验。危难时刻,一批驻村第一书记挺身而出,扎根田间地头,带领群众抗旱保秋。平舆县玉皇庙乡大宋村第一书记张佳佳与汝南县东官庄镇刘坡村第一书记宋玉,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他们虽分处不同村落,却怀着同样的初心,在抗旱一线书写着基层干部的担当与奉献。


 张佳佳:田间地头的“抗旱先锋


1221754561191_.pic.jpg


1301754561197_.pic.jpg

图为第一书记张佳佳正和村民一起铺设抽水管道。

“现在是秋作物灌浆的关键期,多浇一亩地,就多一分丰收希望。”8月5日上午,平舆县玉皇庙乡大宋村的田垄间,驻马店市生态环境局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张佳佳正和村民一起铺设抽水管道,汗水浸透的衣衫紧贴后背,手中的活儿却丝毫不停。

1311754561198_.pic.jpg

图为张佳佳正和村民一起抽水浇地。

自旱情发生以来,张佳佳迅速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抗旱一线。他带领驻村队员徒步勘察全村3400多亩农田,逐一排查水源点,规划灌溉路径,协调30多台抽水设备分片作业。从清晨到日暮,他顶着烈日穿梭在田间,哪里有灌溉难题,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他的带动下,村里成立了党员抗旱服务队,形成“干部带头干、党员跟着上、群众齐参与”的热潮。目前全村已完成首轮灌溉,二轮灌溉正有序推进,每日可灌溉农田50余亩。
 

1261754561194_.pic.jpg

图为第一书记张佳佳正在接受记者采访。

“张书记来了之后,不光帮我们协调设备,还天天守在地里教我们科学浇水,有他在,心里踏实!”正在田间劳作的贫困户宋大爷说,看着滋润的禾苗,原本焦灼的心安定了不少。8月6日,平舆县新闻联播报道了张佳佳的抗旱事迹,这份扎根基层的担当感染了更多人,为当地抗旱保秋注入强劲动力。


宋玉:刘坡村里的“守苗卫士”


在汝南县东官庄镇刘坡村,驻马店日报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宋玉同样在抗旱一线忙碌着。面对持续旱情,他第一时间召开村“两委”会议,成立抗旱工作专班,将全村近三千亩秋田划分为5个责任区,由村干部、党员带头包片,确保抗旱责任落到实处。

 1291754561196_.pic.jpg

图为宋玉书记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党员组成“助农抗旱队”,上门帮困难群众浇地。

“宋玉书记比我们还急,天不亮就去地里看旱情,晚上还在微信群里发科学灌溉的知识。”村民刘大哥说。为解决灌溉水源不足的问题,宋玉主动对接镇水利站,协调抽水泵8台,组织村民清理淤塞沟渠3000余米,打通灌溉“最后一公里”。针对村里留守老人多、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党员组成“助农抗旱队”,上门帮困难群众浇地,累计帮助20余户老人完成农田灌溉。

“不能让一户群众因旱减收。”这是宋玉常挂在嘴边的话。他还积极争取后盾单位支持,为村里送来抗旱物资,同时联系农业技术人员进村指导,教村民根据不同作物调整灌溉时间,既节水又保苗,让抗旱工作更具科学性。


 干群同心 共护丰收


张佳佳与宋玉的忙碌身影,是驻马店市广大驻村第一书记投身抗旱保秋的生动缩影。在平舆县玉皇庙乡,乡里设立抗旱专项资金、推出打井补贴,构建“乡统筹、村落实、户参与”的抗旱网络;在汝南县东官庄镇,镇里组织技术人员包村指导,多渠道保障灌溉需求。从政策支持到一线实干,从干部带头到群众参与,全市上下凝聚起“干群同心、共抗旱情”的强大合力。

眼下,豫南大地的抗旱战斗仍在继续。张佳佳、宋玉们用脚步丈量旱情,用汗水浇灌希望,与群众并肩作战在田间地头。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驻村第一书记的使命担当,守护着群众的“粮袋子”,也守护着乡村振兴的坚实根基。


上一篇:抱歉暂无数据

推荐文章

推荐企业

更多>>

关于我们 | 团队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8-2025 中国中医药康养网  
  京ICP备202004167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6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