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中医药康养网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康养资讯

卫健委重磅答复,药食同源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时间:2025-08-13  记者:   作者:   来源:精准营养  点击: 167 次

2025年7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就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药食同源产品产业发展的提案》进行答复。在答复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国家对于药食同源产业的重视和规划,一系列的举措让这个产业的未来充满希望。

image.png

图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明确的法规与管理框架,奠定发展基石


《食品安全法》早就为药食同源物质划定了范围,明确生产经营的食品中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也就是 “食药物质”。而食药物质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公布。

2021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制定印发的《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规定》,更是进一步明确了食药物质的定义,即传统作为食品且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物质,同时还规定了其需符合中药材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保护等相关法规,以及扩增或修订目录的流程,由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提出建议并提供相关材料。这一系列明确的法规和管理框架,为药食同源产业的规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项建议落地,产业发展添动力


01 食药物质 “效用声称” 有进展


我国的食养、食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也十分关注其健康益处。发展健康声称标识食品既符合群众需求,又能推动产业发展。


好消息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已会同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从多方面组织研究,正积极推进从获批的食药物质入手,采用食品数字标签等形式适当体现 “健康声称”,相关工作有序推进。这意味着,未来我们在购买药食同源产品时,能更清晰地了解其健康益处,企业也能更好地展现产品价值,无疑会带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02、食药物质配套标准逐步完善。


食药物质是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数十年来,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不断规范对食药物质的管理。

自 2023 年起,对新公布的食药物质目录均对应了铅、镉、砷、汞等关键食品安全限量指标。同时,相关部门还在组织专业力量,对既往纳入目录的物质开展研究,有序推进配套标准等工作。标准的完善能让产品质量更有保障,提升消费者信任度,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image.pngimage.png

图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伙伴网



食药物质动态管理,丰富产品种类


近几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着眼于传承发扬传统食养文化,助力地方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分 3 批将当归、黄芪、党参、铁皮石斛、化橘红等 19 种物质纳入食药物质目录。


image.png

图源:食品伙伴网


不仅如此,还鼓励和指导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开展相关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时提出修订增补目录的建议并提供安全评估资料。这一动态管理机制,能让更多有价值的药食同源物质进入市场,丰富产品种类,为产业注入新活力。


如今,政策东风劲吹,资本也敏锐地察觉到了药食同源产业的潜力,纷纷抢滩布局。红杉资本发布的《2024 健康食品报告》显示,药食同源赛道融资额同比激增 82%,尤其是在产品形态上创新突破的企业,获得了超 70% 的融资份额 ,即食型、零食化产品深受投资者青睐。市场数据也同样亮眼,据艾媒咨询《2024 年中国药食同源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 年行业规模突破 2650 亿元,即食型产品增速高达 23.8%。美团调研显示,72% 的 90 后消费者用功能性零食替代传统保健品;小红书上养生零食话题阅读量突破 8 亿次,Z 世代贡献 65% 的内容热度 。消费市场的火热,反映出民众对健康养生的重视,也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国家卫生健康委表示,将继续立足法定职责,贯彻落实 “大食物观” 和高质量发展理念,会同市场监管总局等相关部门,做好食药物质目录动态修订工作,大力推进食药物质 “健康声称” 和标准化建设。


此次答复,为药食同源产业发展注入了一剂 “强心针”。无论是从法规标准完善,还是市场需求增长、资本助力等方面来看,产业都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相关企业应牢牢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开发出更多契合消费者需求的优质产品,推动药食同源产业迈向新的高峰,为大众健康和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上一篇:抱歉暂无数据

推荐文章

推荐企业

更多>>

关于我们 | 团队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8-2025 中国中医药康养网  
  京ICP备202004167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6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