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中医药康养网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康养资讯

身体发出的这些信号,是心血管崩溃前的预警!

时间:2025-08-25  记者:   作者:   来源:人民网  点击: 7789 次

你以为是年纪大了自然变懒?当你开始变得“能坐着不站着,能躺着不坐着”时,可能不是因为懒!


最新科学研究发现:心肌梗死、心衰等心血管疾病发作前12年,身体就早已发出预警信号——不是胸痛头晕,而是你每天都在做的这件事悄悄变少!别再忽视身体的“懒惰”信号,今天的运动习惯,可能决定12年后的心脏命运!


图片


心血管病发前12年,身体已发出信号


2025年7月,《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美国医学会杂志 心脏病学》上刊登的一项研究指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可能早在发病前12年,就已通过一个信号悄然显现。这个信号就是体力活动的减少。


这项研究历时35年追踪分析了3000多名成人,其间多次评估他们的体力活动模式。发现两个关键现象,通俗地说:


(1)健康人群的体力活动会随年龄缓慢下降;


(2)在未来会得心血管病的人中,他们的活动量会更早、更快地“断崖式下跌”!


具体表现为:


· 发病前12年:活动量开始悄悄减少;


· 发病前2年:活动量的下降速度突然加快;


· 确诊心血管疾病后:更容易陷入“彻底懒得动”状态(每周活动量<300EU,大约相当于每周150分钟的中等至高强度体力活动),其发生率比健康的人高出78%。


这种趋势在所有心血管疾病中都存在,但在心力衰竭上表现得最明显。


从防治角度来看,疾病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而体力活动减少可能是这个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信号之一。


因此,体力活动水平可能不仅是健康的结果,更是未来风险的预测器。一旦体力活动开始减少,很可能就是疾病悄悄埋下的时候。


65岁后,运动能力关乎寿命


2021年,《英国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65岁后运动能力越差,死亡风险越高,并且从去世之前10年开始,就会出现运动能力衰退的迹象,例如难以从椅子上起身或更衣困难。


研究中,6000多名参试者在2007~2016年间接受了3次运动功能评估。研究发现:


  • 在去世前10年,坐站能力就较差;

  • 在去世前7年,自我报告运动功能较差;

  • 在去世前4年,日常活动更困难。


因此,及时发现运动能力的衰老信号,保护自己的运动能力,对健康长寿至关重要!


运动能力衰退的4个标志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综合三科(老年呼吸病专科)副主任医师张溪2024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运动能力的衰老有4个标志。


1. 步行速度变慢


步速是综合反映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指标,体现了身体的适氧能力、心肺功能和下肢肌肉耐力,也会影响到一个人独立生活的能力。


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0.9米/秒,若低于0.6米/秒,则说明肌肉萎缩较严重,是衰老进程的重要信号。


2. 握力使不上劲


抬、拉、拧、抓……这些基本动作都与握力有关,反映上肢力量水平,也影响全身力量平衡。


如果60~64岁男性握力低于27千克,女性握力低于18千克;65~69岁男性握力低于25千克,女性握力低于17千克,都属于运动功能较差的情况。


3. 日常活动不便


低强度劳动能反映老年人的活动自理能力,如果穿衣、如厕、做饭、买菜等日常活动都受限,说明衰老加剧。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自理能力变差,如拧不开瓶盖、拎不动菜、洗不动小件衣服等,这会增加跌倒、失能、住院风险等。


4. 坐站能力不行


坐站能力测验是常见的老年人体能测验法,主要是测试下肢肌肉能力。


具体做法是,站在椅子前,双手交叉放胸前,反复站立坐下。中老年人若能在30秒内完成25次及以上,说明下肢骨骼和肌肉力量不错,反之则说明衰退。


上一篇:抱歉暂无数据

推荐文章

推荐企业

更多>>

关于我们 | 团队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8-2025 中国中医药康养网  
  京ICP备202004167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6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