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国药“共富工坊”概况
武义县有机国药“共富工坊”位于武义县白姆村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有机国药种植基地内,由浙江寿仙谷公司与白姆乡党委、白姆村党支部合作打造。目前工坊种植基地1200亩,吸纳农村就业人数200余人,工坊以“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当地农民增收、集体增富、企业增效,走出了一条科技富农之路。
主要做法
01、提供就业岗位,解决农民“就业难”问题
工坊根据中药材种植和采摘需求,长期聘用白姆村及周边200余名农户在有机国药基地务工,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人均年收入也从原来的不到2万元提升到8万元以上。
02、提供技术帮扶,解决农民“不会种”问题
工坊秉承“授之以鱼,也授之以渔”的发展理念,与周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主动将铁皮石斛仿野生有机栽培等先进种植技术免费进行应用推广,形成年产值超1000万元产业。为更好地提升工人技术水平,工坊与浙江农林大学等建立教学合作,常年邀请专业导师对基地农民开展业务培训。
03、发展文旅产业,解决农村“产业单一”问题
积极利用源口水库环境资源优势,建立有机国药基地养生园,通过采摘、游览、中药材和农副产品销售等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养生园现已成为白姆村乡村旅游的一张金名片,累计吸引游客12.6万人次,带动当地农副产品销售、民宿产业收入超3000万元。
实际成效
家门口就能就业。工坊以寿仙谷国药基地为核心,为周边村社的农户提供就业岗位,统筹解决寿仙谷公司基地工人紧缺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困难两方面难题,一批原本在农村的闲置劳动力、无业群体得到了重新就业的机会。白姆村党支部书记说:“我们在村里赚的工资比一些外出到工厂上班的年轻人的收入都要高”。
农民有了新技能。工坊与周边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业生产大户建立技术帮扶合作,让农民在农闲时间参与工坊技术培训活动,以提升种植等方面的技术水平。基地农户陈师傅笑着说:“以前大家干完农活回家就是想着打牌、喝酒,现在都换成学习了,这既是物质共富也是精神共富”。
农村发展有“活水”。在工坊共富模式下,基地养生园每年吸引的游客能带动当地及县内农副产品销售不断提升,民宿产业持续发展,这给农村原本单一的产业发展模式提供了更多的增收渠道,有力推动乡村振兴。